時間:2025-08-13 11:24
來源:中國固廢網
近期,中國固廢網從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獲悉,東江環保公開掛牌轉讓旗下河北衡水睿韜環保、福建興業東江環??萍加邢薰?、佛山市富龍環??萍加邢薰尽⒕d陽東江環??萍加邢薰?、萬德斯(唐山曹妃甸)環??萍加邢薰尽H坊東江環保藍海環境保護有限公司、仙桃綠怡環??萍加邢薰?、鹽城市沿海固體廢料處置有限公司、湖北省天銀危險廢物集中處置有限公司 等多家涉及危廢業務的公司股權。
這一系列動作宛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在本就波瀾起伏的危廢行業激起千層浪,引發各界對其背后戰略意圖的諸多猜測。
行業寒冬:產能過剩引發的連鎖危機
曾經,危廢行業憑借環保政策東風與工業發展需求,被資本與企業競相追捧,成為炙手可熱的 “黃金賽道”。但好景不長,隨著大量資本涌入,產能過剩問題逐漸凸顯。截至 2023 年末,全國集中處置能力約 2.1 億噸 / 年,超出我國危險廢物處置量 1 倍 。進入 2024 - 2025 年,多地公告顯示,核準危廢利用處置能力是產生量的 2 倍還多。
產能過剩如多米諾骨牌,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企業經營負荷率降低,大量處置設施閑置,為爭搶有限業務,“價格戰” 愈演愈烈。危廢處理價格持續跳水,企業利潤空間被無情壓縮。危廢巨頭海螺環保、東江環保在2024 年都迎來了凈利潤大幅下滑的局面。
東江困境:業績承壓下的艱難前行
東江環保 2025 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虧損2.6億元~3億元,較上年同期2.57億元的虧損額繼續擴大,扣非凈利潤虧損2.8億元~3.2億元,延續了自 2022 年以來的連續虧損態勢。翻看 2024 年年報,2024年東江環保實現營業收入為34.87億元,同比下降13.32%;歸母凈利潤為-8.04億元,同比下降7.16%;扣非歸母凈利潤為-8.10億元,同比下降4.15%。2025 年第一季度,東江環保營業收入 6.96 億元,同比下降 11.92%;凈利潤虧損 1.46 億元 ,同比增長6.12%。
在公告中,東江環保坦言,業績變動的原因主要是危廢行業競爭白熱化,無害化廢物收運價格下降,資源化廢物收運折率上升,新投產項目帶來大額折舊攤銷及資產減值影響,經營壓力空前。在這內憂外患的困境下,東江環保此次集中轉讓旗下公司股權,或為緩解經營壓力、調整發展戰略的關鍵之舉。
斷臂求生:多重戰略意圖初現端倪
緩解資金壓力,改善財務狀況
出售資產向來是企業回籠資金、改善財務狀況的常用策略。東江環保此次轉讓旗下多家公司股權,若交易成功,將收獲可觀現金流。這些資金可用于償還債務,減輕財務負擔,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使公司財務狀況更加穩健。同時,補充運營資金,為核心業務發展注入 “強心針”,助力企業熬過行業寒冬。
回顧 2016 年,東江環保出售全資子公司湖北東江環保有限公司及清遠市東江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100% 股權,以及廈門綠洲旗下部分資產及業務,獲得大量現金流,用于發展核心業務,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此次集中轉讓股權,或有異曲同工之妙。
優化業務布局,聚焦核心競爭力
當前危廢行業競爭激烈,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東江環保轉讓部分盈利能力弱、與核心業務協同性差的項目,可集中資源,聚焦核心業務區域與優勢板塊。比如,將資源投入到技術研發、產能擴張等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方面。
過去,東江環保曾剝離廢棄電器電子拆解業務,集中力量做強工業危廢處理核心業務。如今,再次通過股權掛牌轉讓優化業務布局,進一步突出核心業務優勢,契合當下行業 “做精、做細、做強” 的發展趨勢。
順應行業趨勢,布局未來轉型
危廢行業正從 “增量擴張” 向 “存量優化” 轉型,行業格局面臨重塑。東江環保借此機會梳理業務版圖,輕裝上陣,以更靈活姿態參與行業競爭。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提及,正加速布局資源循環利用與綜合環境服務產業,構建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全產業鏈。通過剝離非關鍵資產,為戰略轉型與市場擴張騰出空間,在新業務領域或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
未來展望:在變革中尋求新生
東江環保此次集中轉讓股權,是在危廢行業深度調整期的大膽嘗試,背后蘊含著改善財務、優化業務、順應轉型等多重戰略考量。雖然短期內業績壓力仍在,但隨著轉讓交易推進、戰略持續實施,有望在行業變革中實現蛻變。
對于東江環保而言,后續需持續關注行業政策動態,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降低運營成本。在市場競爭中,憑借核心競爭力,抓住行業整合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對于整個危廢行業,東江環保的舉措或為其他企業提供借鑒,推動行業加速產能出清,走向高質量發展道路。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