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21 09:55
來源:維爾利
剩飯剩菜、果皮菜葉,這些我們眼中的“廚余垃圾”,在桐廬維爾利餐廚垃圾處理項目上,卻上演著一場神奇的“變形記”!近日,桐廬洋州小學20余名小學生化身“環保小偵探”,走進這座現代化的“垃圾處理工廠”,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與資源再生”研學之旅,親眼見證了餐廚垃圾如何變廢為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孩子們的腳步,走進桐廬維爾利餐廚垃圾處理項目,了解這背后的科技與環保力量!
PART.01
初識“垃圾圍城”,埋下環保種子
“原來我們每天扔掉這么多剩飯剩菜!”活動伊始,項目工作人員通過生動的動畫短片和趣味問答,向小學生們揭示了餐廚垃圾的產生與不當處理的危害:難聞的氣味、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屏幕上堆積如山的餐廚垃圾圖片,讓孩子們驚訝不已,也讓他們直觀感受到環保的緊迫性。
PART.02
走進“魔法工廠”,見證“垃圾變形”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沿著專用通道,近距離觀察餐廚垃圾處理的“魔法”過程。
第一步接收與初步分揀
透過玻璃幕墻,孩子們清晰地看到餐廚垃圾運輸車駛入廠區。垃圾首先被卸載,進入預處理車間。在這里,大型接收料斗和自動分選系統開始工作。
自動分選機就像一位“分揀大師”,能高效分離出塑料、織物、金屬等無機雜物,同時將食物殘渣破碎、漿化。一位好奇的同學指著輸送帶問:“這些像泥漿一樣的東西要去哪里呀?”工作人員笑著揭秘:“它們可是‘寶貝’的原料,馬上要去見‘微生物小工人’了!”
自動分選機
漿料加熱攪拌機+固液分離機+三相分離機
第二步分離與轉化“寶貝”
漿化的物料經過加熱、固液分離等步驟,進入關鍵的“變寶”環節:
1、油脂回收: 三相提油機將漿液中的粗油脂精準分離出來(純度可達97%以上),這可是生物柴油等產品的寶貴原料。
2、厭氧消化產“氣”: 分離油脂后的有機漿液,被泵送至巨大的厭氧發酵罐。在密閉的罐體中,無數“微生物小工人”(厭氧菌)辛勤工作,將有機物分解,產生大量沼氣。
厭氧系統
3、沼氣利用: 收集到的沼氣經過凈化,大部分用于發電,產生的電能供工廠自用甚至上網;余熱鍋爐則利用發電余熱為工藝提供所需熱能,實現能源梯級利用。少量富余沼氣通過火炬安全燃燒處理。
工作人員告訴孩子們:“神奇吧?1噸餐廚垃圾經過處理,大約能產生10立方米沼氣。想象一下,把這些沼氣放進一個房間,相當于在房間里放了840個籃球那么大體積的氣體呢!”這個形象的比喻讓同學們驚嘆連連。
第三步全程無“臭”與達標排放
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臭氣怎么辦?別擔心!項目配備了先進的 “化學洗滌+生物濾池+植物液噴淋”除臭系統,確保廠區及周邊空氣清新。廢水、固渣等也得到妥善處理:廢水、沼液進入桐廬污水處理廠;分離出的固渣、砂礫等外運焚燒;噪聲控制則通過選用低噪設備、安裝隔聲消聲設施及綠化帶隔離來實現,各項排放均嚴格達到國家環保標準。
PART.03
科技賦能,精細管理
在中控室,巨大的電子屏幕實時跳動著各項運行數據。工作人員向同學們展示了如何通過智能化控制系統,遠程監控發酵溫度、氣體產量、設備狀態等關鍵指標?!巴?,像在指揮宇宙飛船!”科技的精準與高效,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PART.04
環保承諾,穩定運行
桐廬維爾利餐廚垃圾處理項目采用PPP模式建設運營,位于桐廬污水處理廠內,日處理能力50噸(預處理系統已按遠期100噸/日規模建設)。項目自運行以來,在政府及城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監督下,建立了完善的環保管理制度、人員培訓體系(配備9名專業工藝運營人員)和監測機制(廠內化驗室每日監測,并定期委托第三方檢測),確保整個處理過程安全、穩定、高效、環保。杜絕“跑冒滴漏”,記錄清晰可查,真正實現了餐廚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
種下綠色種子,傳播環保理念
研學活動在熱烈的“垃圾變寶”主題分享會中走向尾聲。“我知道了剩飯剩菜不能隨便扔,它們是有價值的資源!”“以后我要提醒爸爸媽媽,把餐廚垃圾單獨放進綠色垃圾桶!”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分享著收獲的喜悅與決心。
這次走進桐廬維爾利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的研學之旅,不僅是一堂生動的環??破照n,更是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一顆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的綠色種子。正如帶隊老師所說:“最好的教育來自實踐。希望孩子們能把今天看到的‘魔法’、學到的知識帶回家、帶進校園,成為我們環保理念的小小傳播者!”
桐廬維爾利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用科技的力量,將放錯位置的資源“點石成金”。我們期待,通過更多這樣的環保課堂,讓綠色生活的理念在下一代心中生根發芽,共同守護我們的綠水青山!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