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9-09 09:59
來源:僑銀股份
隨著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大數據、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的迅猛發展,城市服務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智能化、無人化變革浪潮。其中,無人駕駛與環衛機器人作為智慧環衛的關鍵環節和應用高地,亟需專業力量進行前瞻引導、技術協同與標準構建。
在此背景下,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無人駕駛與環衛機器人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無人駕駛與環衛機器人專委會”)應運而生,城市服務行業、無人駕駛領域頭部企業及專家學者匯聚,這是行業首個全國性人工智能領域專委會,也是積極響應國家人工智能+政策的具體實踐,將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做貢獻。
2025年9月5日,由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主辦,僑銀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僑銀股份”)、蘇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庫薩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無人駕駛與環衛機器人專業委員會籌備會”在廣州僑銀大廈順利召開。企業代表、行業專家、高校學者等30余名嘉賓參與會議,共同為專委會的籌建擘畫藍圖,為推動中國環衛行業智能化升級建言獻策。
▲參會人員合照
構建開放共享的合作生態體系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副秘書長黃文雄發言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副秘書長黃文雄在致辭中表示,無人駕駛與機器人技術,是開啟環衛行業“智慧進化”之門的金鑰匙。而成立無人駕駛與環衛機器人專委會是協會基于行業發展趨勢和會員單位迫切需求作出的戰略決策,有利于為行業搭建新平臺、引領新方向、培育新動能。
▲僑銀股份總裁夏冠明發言
作為本次會議的發起、協辦及籌備依托單位,兩位公司的核心發起人分別在會上發表演講。
僑銀股份總裁夏冠明表示,推動人工智能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是落實國家“人工智能+”戰略的關鍵舉措,也是推動城市現代化建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路徑。僑銀股份將立足環衛運營場景的核心優勢,通過“技術研發-場景落地”的雙向賦能機制,構建開放共享的合作生態體系。
他指出,專委會將為業內人士構建一個更完整、開放、聚力創新的共同體,呼吁通過專委會的平臺力量,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合作,推動技術創新與場景落地的深度融合,為城市服務的精細化、智能化發展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
▲上海庫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楊希發言
上海庫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楊希表示,無人駕駛和機器人技術在城市環衛領域的應用已從概念變為現實,技術創新正將環衛工人從繁重、危險、重復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但技術適配、商業模式、行業標準等問題需要行業共同體協同解決。作為籌備依托單位,將做好 “服務員”“連接器”“實踐者”,全力推動專委會發展。
人工智能機器人賦能城市服務
▲僑銀數智總經理梁駿發言
在座談交流環節,僑銀數智總經理梁駿圍繞“無人駕駛和智能機器人如何賦能城市服務”與現場嘉賓展開專題討論,指出2025 年是無人駕駛與機器人技術在環衛場景爆發的一年。截止到 2025 年 8 月,與無人駕駛和機器人相關的環衛訂單金額已經突破百億。但產品與技術還需要在產品穩定性(TSR)、投入回報率(ROI)以及服務成本的可控性上做更好的提升。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會長助理杜才杰主持會議
▲會議現場
上海庫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成,作為籌辦組代表在會上匯報了專委會籌備情況,各企業代表對專委會的工作進行討論,并對未來的工作計劃建言獻策。
仙途智能、極目行遠、歐卡智能、紐恩馳、安徽傳旗重科、城市之光、有鹿機器人、賽特智能、智行者科技、文遠知行等自動駕駛及機器人公司代表,西部智聯、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信通院泰爾實驗室、中新國際研究院、中山大學、合肥市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等專家學者,也結合智能網聯、機器人技術、無人駕駛等先進科技踴躍建言,一致認為專委會的成立將有助于推動行業協同發展。
▲行業精英匯聚
中國信通院泰爾實驗室主任于力還在會上就無人環衛設備智能能力認證與測試內容作了專題分享。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晶昊作總結發言,他指出,成立該專委會是順應技術發展趨勢、破解行業發展瓶頸的關鍵舉措,其核心使命在于“協同創新、標準引領、產用融合、賦能行業”。此次會議基本明確了專委會的成立必要性、戰略定位和初期工作方向,接下來將以10月30日的成立大會為現階段的首要目標。
近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系統部署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的戰略方向與實施路徑。環衛行業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道路清掃、垃圾集運等核心作業場景,正與 “市政智能化”“生態智能治理” 的政策方向高度契合,成為政策落地的重要實踐場景。
此次籌備會的圓滿召開,為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無人駕駛與環衛機器人專業委員會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環衛行業的智能化升級凝聚了共識、明確了方向。僑銀股份將以此次籌備會作為起點,助推委員會的組建,進一步鏈接資源,凝聚力量,以新質生產力助力我國城市環境衛生事業邁向新臺階,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